简介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办公室成立于1955年,1961年正式命名中医科,当时由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史济招教授担任科室负责人。曾聘请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陈慎吾、钱淇光、李重仁等为顾问。1979年聘请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的入室弟子著名中医祝谌予作为中医科主任。几十年来全科以中西医结合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开展医教研工作,培养了大批的中西医结合的骨干人才。2002年成为北京市综合性医院示范中医科;2007年被批准为“十一五”期间北京中西医结合糖尿病特色诊疗中心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糖尿病专科;2007年被评为全国综合性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2011年评为卫生部重点学科(中医内分泌);曾多次被评为北京协和医院先进集体。 中医科历届科主任都非常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学科带头人都能够站在学科的前沿。史济招教授、祝谌予教授、张育轩教授、郭赛珊教授等前任主任,他们为了中医科发展和学科建设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史济招教授是中医科第一任主任(1961~1979年),是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获中国中西医结合三十年贡献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祝谌予教授是中医科第二任主任(1979~1985年),是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和协和名医,获政府特殊津贴。他提出的糖尿病血瘀证学术思想及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的方法独树一帜,引领中医、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科发展的方向。张育轩教授是中医科第三任主任(1985~1989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三十年贡献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钱自奋教授曾任中医科第一副主任(1989年~199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分会活血化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郭赛珊教授为中医科第四任主任(1991~200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和中央保健会诊专家,曾获中国中西医结合三十年贡献奖、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及北京协和医院突出贡献奖,曾任北京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科主任梁晓春教授(2002年~至今)是祝谌予教授的研究生,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北京市首届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北京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首都健康卫士及北京协和医院科研先进个人一等奖等荣誉。目前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 “十病十方”科研项目糖尿病领衔专家等学术职务。任《环球中医药》副主编、《中国临床医生杂志》副主编及《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等十多本杂志的编委。 中医科现有医护人员42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7名、主治医师9名、住院医师6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7名;具有博士学位者7名,硕士学位者9名。现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7名。 1978年以来中医科设有肝病、糖尿病、男性性功能障碍、冠心病、高脂血症、乳腺增生、风湿免疫病及肿瘤专业组,下面分别介绍专业组的特色。 曾经有肝炎6号、益气生津活血胶囊、筋脉通、仙贞片、宁脂胶囊、优育冲剂、软坚冲剂、活血片等20余种有效的院内制剂。但由于医保等原因,目前主要以中草药汤剂为主。 中医科日门诊量600人次以上,年门诊量达15万人次左右。约50%为疑难病症的外地患者。针灸门诊年治疗量达到20000人次以上,采用多种针法、火罐、穴位贴敷等方法治疗内、外、骨、妇、神经、儿、皮肤、耳鼻喉等科的相关病证。病房床位20张,年收治病人450人次左右。以收治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风湿免疫病、脑血管病为主,兼顾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适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疾病。科室还承担全院各病房的中医和针灸会诊,年会诊2000人次以上。病历书写在北京协和医院名列前茅,多次在北京协和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病历评比中获奖。积极开展辨证施护,被评为“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历年病人满意度调查均在95%以上。无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发生。 中医教研室承担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护理学院的《中医学》教学工作;并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生的实习任务、进修生和外国留学生的中医临床教学任务、中西医结合博士、硕士研究生和“西部之光”等的培养任务以及国家中医管理局的师承工作。2009年《中医学》课程被评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精品课程。近10年来,共培养博士生16名,硕士26名,师承人员8名。研究生在校期间90%以上被评为优秀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人。多次获得北京协和医院教学先进集体。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委员会教学成果二等奖。现承担北京协和医学院教育改革项目等教育教学科研课题2项,2011年“西医高等院校中医学教学改革”获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中医科一贯重视科研工作。科室先后承担和完成“十一五”国家计划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卫生部行业专项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科研发展基金等课题50余项,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各级优秀论文14篇,主编和参与编写的书著30余部,获优秀图书6部。论文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几十年来,科室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卫生部科技成果奖、北京市科技成果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成果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成果奖、世界传统医学成果奖、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及北京协和医院奖20多项。科室成员在全国学会担任常务理事、理事、主任、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及国家级杂志担任副主编、编委的人数达21人次以上。 在院校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医科将继续以中西医结合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弘扬“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传承“勤求古训,融汇新知,诚于品德,精于专业”的科室文化,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积极培养人才,做好梯队建设,加强对外交流,把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建设成为全国综合性医院的一流科室。


评论


暂时没有人来评价




医库

从医,你就一定需要。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