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导读
病例
相关解剖
解剖学分析
病例
男,58岁,两年前肩部疼痛不适,严重时进行按摩针灸理疗,症状可减轻。症状时轻时重,2月前突然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MRI显示肩袖损伤。体格检查:肩关节活动受限;外展上举时引发肩部疼痛,有明显的疼痛弧(当肩关节外展超过50°左右可诱发疼痛),疼痛较重处有上臂外侧和后侧,肘部(肱二头肌痉挛)
初步诊断:肩峰撞击综合征
相关解剖
1 肩胛骨
2 肱骨
3 肩关节
4 三角肌
5 肩袖
6 大圆肌
7 胸大肌
8 胸小肌
9 肱二头肌
10 背阔肌
解剖学分析
一 肩峰撞击综合征原因
1 原发性
肩部前屈、外展或内旋时,肱骨大结节与喙肩弓(肩峰,喙肩韧带,喙突)反复撞击,导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甚至撕裂,以及二头肌腱长头的病变,引起肩部疼痛,活动障碍。
2 继发性
(1)肩袖肌力下降
肩关节外展,肱骨在关节盂内产生了滚动与滑动的运动过程,外展时各个肌肉间的合力是向上的,肱骨头在关节内有一个向上方滚动的活动,在肱骨头转动,肌肉间的有一部分力线发生了变化,拽着肱骨头向下滑动,这种方向不同的滚动与滑动,是保证肩峰下间隙正常的关键;如果没有向下的拉力而发生滑动,肱骨头会一直往上滚动直到与肩峰发生碰撞。
当冈上肌肌力下降,三角肌发生强有力的收缩时,冈上肌无法有效拽着肱骨头向下滑动,就会使肱骨头撞击肩峰。同样,若肩胛下肌、冈下肌、小圆肌力量不足时,造成肱骨头向下滑动的合力就会减小,滑动减少后同样会造成肱骨与肩峰的碰撞。
(2)圆肩姿势
当胸小肌短缩、两侧大小菱形肌被拉长的时,肩胛骨是向前伸展的,附着在肩胛骨上的肩袖肌(如冈下肌、小圆肌)被动拉长的,肌力下降,其产生向下滑动肱骨头的运动就会减少,上抬肩关节时会发生与肩峰的碰撞。
(3)肩关节不稳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导致多数人肩关节外旋肌(三角肌后束、小圆肌和冈下肌)较弱,内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和三角肌前束)较强,因此,外旋肌更容易损伤。若长时间上臂内旋体位,外旋肌则会处于被动拉长、无力的状态;同时,长时间上臂内旋体位,内旋肌会出现紧张多度收缩,造成肩关节失稳,易引起肩峰撞击综合征。
二 外展上举时疼痛较重处有上臂外侧和后侧,肘部(肱二头肌痉挛)原因可能是由于外展出现神经卡压。
治疗
1 封闭。
2 增强大小菱形肌的力量。
松解胸小肌,内旋肌肉(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和三角肌前束)。
增强肩袖肌力量。
3 严重时手术。
来源:《郑大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