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西安一位网友反映:“西安市第四医院的妇产科,收了挂号费,还要收检查费,合理吗?”
作者: 徐毓才
来源:“看医界”微信号(转载需经授权)
今天,一条热门微博再次将尴尬的“挂号费”推到了大众面前。
西安一位网友反映:“西安市第四医院的妇产科,收了挂号费,还要收检查费,合理吗?所谓的检查费就是大夫给孕妇摸摸肚子之类的。这样的收费规则是所有妇产科都存在的吗?挂号费不应该就是检查费吗? ”
实际上,与这位患者一样有此困扰的并不是少数。大家都习惯性的把挂号费与门诊诊断费混在一起了。
其实,挂号费是基于医疗机构按“项目”收费这一制度而设立的,它起码包括了以下几部分服务:一是初步分诊,也就是简单询问主要症状然后做出看某一科的建议;二是包含门诊病历的“工本费”;三是挂号人员的服务费。除了这些,实际上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挂号相当于购买“门票”,挂了号标志着与医疗机构签订了医疗服务合同,患者在医疗机构内的安全就自然纳入了医院管理范畴。
但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大夫看病一向收的都是诊金,直到近代大医院出现之后,为了让患者就诊变得有序,才有了挂号费。因此要说明确的是,挂号费和诊查费本是两回事。但随着新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到来,挂号费和诊查费的区别逐步走向模糊,最后竟然彻底混为一谈了。
在新中国公有化改造完成后,就没有一家医院姓“私”了,医院全部收归国有,医生是事业单位编制,是公务员,拿的是死工资,医院对于民众来说也是福利性质。因此医生的劳动价值并不需要通过诊查费来体现,挂号费之低廉,几乎真正回归了其本来的概念。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医生不再是死工资,公立医院越来越多地自己谋食、自负盈亏。以内科医生为例,本应体现其劳动价值的诊查费却长期包含在挂号费之中,甚至对于许多民众来说,并无诊查费的概念,习惯性地认为挂号费就是诊查费。
所以这位网友就提出了“挂号费不应该就是诊查费吗?”的疑问。
实际上,门诊诊查费是门诊医生的技术服务费用,其他检查费,如妇科、产科检查费除了医生的技术服务费用外还包括阴窥器、一次性手套等简单检查材料。
长期以来,我国的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标准都很低,以这位网友的经历为例,去三甲医院门诊挂号费就只有1块钱,诊疗费3元,检查费9元,一共才花了13元。
而这其中,医生的检查费才9块钱。患者却认为检查只是摸摸肚子,就花9块钱不合理!一位网名为“精神科医师博”感叹说:为了摸肚子,我们学了8年,通过无数次考试,加上n年的工作经验,才能给你或你的家属去摸肚子!你摸肚子不值这个钱,我们摸肚子不止这个钱!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成为医改攻坚战的重点之一。就在昨天,发改委联合四部门共同发文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其中提到重点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
而提高价格对于民众的接受度,从这位爆料网友的态度转变来看,也许并不会太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