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原则
1. 开始初级ABCD(基础生命支持)并准备开始ACLS
①A=手法开放气道(仰头抬颌)。
②B=予2次人工呼吸(简易呼吸器) 。
③C=检查脉搏,胸外心脏按压 。
④D=准备除颤器 。
2. 使用除颤器检查心律
①如果为VF/VT:除颤3次后开始CPR 。
②如果为PEA或心脏停搏:立刻开始CPR 。
3. 开始ACLS
① A=气管插管。
② B=确保气道通畅和有效呼吸,呼吸与按压之比2:15。
③ C=建立静脉通路,继续CPR,予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抗心律失常药,NaHCO3,起搏器,以及其他循环支持措施 。
④ D=鉴别诊断,寻找可逆的病因(6H和6T) 。
4. 按照相应步骤操作,必要时转换为其他流程。
5. 复苏成功的标志是自主循环恢复(RSC),脉搏出现 。
室颤和无脉性室速
1. 按照以下步骤:直接除颤(360J)→肾上腺素1mg,30-60s 后→再次除颤(360J)→肾上腺素1mg,30-60s后→再次除颤(360J)→其他
2. 首选静脉用药:肾上腺素 1mg(静推)q3-5分钟
3. 然后予抗心律失常药
1)一线药物:胺碘酮300mg快速静推,可再予150mg静推一次
2)二线药物:
①利多卡因1.0-1.5mg/kg(总量70-100mg)静推q3-5 分钟, 总量最大3mg/kg
②镁1-2g 静推(主要在低镁状态或多形VT)
③普鲁卡因胺 30mg/min 静推,总量最大17mg/kg(不推荐应用于难治性VF)
4. 纠酸:5%NaHCO3 125ml静滴。
电机械分离(PEA)
1. 保证循环灌注
①肾上腺素 3-5mg静推 q3-5分钟
②血管紧张素:40u静推1次
2. 若 PEA 为慢心率,可予阿托品1mg 静推 q3-5 分钟,总量最大 0.04mg/kg(大多数病人需用 3-4 次)
3. 关键是找到可逆的病因。按照下列第 4-9 项进行
4. 改善可能存在的低血容量:迅速补液
5. 改善低氧:立即气管插管
6. 改善可能存在的高钾血症和酸中毒:静推 5% NaHCO3 125ml
7. 是否存在低体温及药物过量
①如果病人体温低,积极复温
②核对医嘱和病史,寻找药物过量的证据
8. 除外心包填塞和张力性气胸
①若考虑存在心包填塞,在剑突下 45 度角指向左肩处插入细针, 以明确诊断
②若考虑存在气胸,在气胸侧第 2 肋间隙锁骨中线处插入大号针 头,以明确诊断
9. 除外血栓形成
①急性心梗时予溶栓或急诊PTCA/CABG
②大面积肺栓塞时予溶栓
心脏停搏
1. 在心跳骤停的各种病因中复苏成功率最低,预后不良
2. 参见 PEA 流程中的鉴别诊断部分
3. 首选治疗:立即开始经皮临时起搏
4. 肾上腺素能药物:在寻找病因时保证循环灌注
①肾上腺素 1mg 静推 q3-5 分钟
②阿托品 1mg 静推 q3-5 分钟,最大剂量 0.04mg/kg(多数病人须 给药 3-4 次)
③血管紧张素:40u静推 1 次
5. 如果无效
①检查复苏操作的质量
②寻找特殊的临床表现(低体温,药物过量),有这些表现的病人复苏成功率相对较高
③如果没有上述特殊临床表现,充分努力复苏10 分钟以上仍无效应考虑停止抢救
室速(VT)
1. 如果病人是不稳定或即将演变成为不稳定室速,直接予电转复。稳 定室速也可以直接进行电转复,特别是当心室率>150 次/分时
2. 是否为单形的VT?注意左室射血分数
①射血分数正常:使用索他洛尔或普鲁卡因胺。也可用胺碘酮或利多卡因
②射血分数低:予胺碘酮150mg静推 1 次后,行同步电转复
3. 是否为多形的VT?注意室速发生前的QT间期
①QT间期延长:提示为扭转型室速。纠正电解质异常并静脉予镁剂。考虑予超速起搏
②QT间期正常:纠正缺血和/或电解质异常。若射血分数正常,可予β-阻滞剂、利多卡因、胺碘酮、索他洛尔或普鲁卡因胺。 若射血分数低,静脉予胺碘酮 150mg
心动过缓
1. 参见常见症状:心动过缓
2. 行12导联ECG
3. 有无严重体征/症状?
①静推阿托品 0.5-1.0mg q3-5分钟,最大剂量 0.04 mg/kg(多数病人须给药 3-4 次)
②经皮临时起搏
③多巴胺 5-20ug/kg/min
④肾上腺素 2-10ug/min
⑤也可试用异丙肾上腺素,0.5 ug/min 开始,根据心率调节泵速
4. 有无 2 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或 3 度房室传导阻滞?
①置入临时起搏器
心动过速
1. 参见常见症状:心动过速
2. 病人情况是否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胸痛,气短,神志改变,意识丧失,低血压,充血性心衰,心梗)?
① 如果由于心率快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直接电转复
3. 如果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行12导联 ECG 并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 然后按照具体的心律失常类型予相应治疗